登入

登入 取消

成大首辦台灣進士展

  /  藝術美學

2013/9/17 18:30:00

【台南訊】科舉制度是中國考試選才特別的制度,從隋朝到清朝整整沿用1300年,清朝時期台灣也出了33位進士,探討科舉制度在台灣的興衰,成功大學主辦「科舉制度在台灣及兩岸進士後人研討會」,同時也有盛大的「科舉制度在台灣:台灣進士專題展」,兩岸學者專家和進士後代齊聚一堂,盛況空前。



「科舉制度在台灣及兩岸進士後人研討會」十七日在成功大學中文系盛大展開,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和北京台灣會館共同主辦,成大文學院、中文系、台南市文化協會、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共同協辦,由成大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主任戴華主持。



成大副校長蘇慧貞代表校長歡迎蒞臨的兩岸學者專家,她說台南人文薈萃,從這次的專題展,便能瞭解台南地區是全台灣地區進士最多的地方,而位於台南的成大過去以工學院為主,近30多年來也積極發展醫學和社會科學,這些努力將涵養蘊育更多人才,為開創台灣文化盡更大的努力。



北京市台聯會名譽會長盧咸池則說,北京的台灣會館是為了舉人上京應試而興建,北京的台灣會館有兩處,但是至今只留下大江胡同的台灣會館,並且已經整修好,重新開張使用,成為史上兩岸交流的重要見證和京台交流的重要平台。



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館長吳志友則說,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已經有700多年的歷史,在孔廟前共有198個題名碑,刻有歷代51624名進士的姓名、籍貫和名次,是研究歷代科舉制度最珍貴的史料,中國的科舉制度舉世無雙,也影響西方文化甚巨,他歡迎大家前往北京孔廟和國子監博物館實地參訪。



科舉制度在台灣學術研討會中,由台灣最後一位進士汪春源的曾孫汪毅夫教授以「府城的光榮」為題進行主題演講。會中也發表15篇論文,從諸多面向探討科舉制度在台灣的歷史與發展;清朝統一台灣之後,在台灣全面推行科舉制度,與大陸科舉考試一體籌劃,並對台灣考生實行優惠政策,促進中華文化在台灣的傳播和普及,也使台灣人才輩出。



汪毅夫教授發表「府城的光榮」專題演講,全程以閩南語發音,他說身為最後一位進士的後代,又是台南人,他備感光榮,全台灣33位進士中,台南就陳夢球、施瓊芳、陳望曾、施士洁、黃裳華、許南英、汪春源等多位是台南人,其中施瓊芳和施士洁父子進士最府城人最感光榮的科名佳話,施氏父子的舊厝在台南米街,由於這個緣故,傳說米街的土地公戴著官帽;另外,許南英和汪春源也同出於柱仔行一帶,他們兩人也曾分別在廣東和江西做鄉試的同考官,「宦途最重是文衡」,擔任考官是一件很光榮的大事。



研討會發表的15篇論文,分別是林文龍〈「開台進士」的歷史糾纏〉、侯美珍〈近六十年台灣科舉研究綜述〉、鄭道聰〈從《王忠孝公集》二則史料談明鄭時代台灣文教發展〉、劉海峰〈清代福建鄉試中的台灣因素〉、洪素香和林登順共同發表〈清代台灣本土士子對儒家文學觀的接受與傳播探析〉、黃麗生〈晚清台灣儒士的應試與棄舉——由丘逢甲到洪棄生〉、盧咸池〈台灣在京城兩座會館的由來與變遷——文獻記載及其分析〉、庾華〈清康熙三十三年粵籍進士陳璸與台灣儒學禮制建築〉、毛曉陽〈清代台灣進士的宦海梯航——以清代縉紳錄為中心文獻的考查〉、楊齊福〈台灣舉人與清代台灣社會〉、莊小芳〈日據初期內渡泉州的台灣文士及其活動〉、蔣敏全〈翰林曾維楨考〉、高啟進〈雙頭掛進士第與開澎進士蔡廷蘭〉、李國宏〈台灣進士蔡壽星史跡初探〉、李曉頔〈清代台灣文進士官職變化考察〉。



研討會並安排成大人社中心戴華主任、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劉海峰院長、成大中文系王三慶教授、逢甲大學中文系廖美玉教授、考試院浦忠成考試委員、成功大學人社中心陳益源副主任擔任各場主持人。並邀請江寶釵、施懿琳、潘朝陽、汪中文、黃美娥、施榆生、吳榮富、謝英從、賴麗娟等多位專家學者擔任特約討論人。



除了「科舉制度在台灣」學術研討會之外,9月18日還將邀請海峽兩岸進士後人代表在台南市祀典興濟宮的「官廳」舉行「海峽兩岸台灣進士後人座談會」,由台南市教育局鄭邦鎮局長主持,與談代表來自中國大陸者有黃登瀛、許南英、施之東、陳浚芝、汪春源等五位台灣進士的後人;台灣的代表則也有曾維楨、楊士芳、施士洁、丁壽泉、丘逢甲等五位進士的後人出席。海峽兩岸台灣進士後裔齊聚一堂,意義非凡,這是兩岸學術交流的創舉,極具文化傳承的重大意義。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