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下背痛的治療,在X光引導下定位的尾骨硬脊膜外注射術可提供更到位的疼痛緩解

  /  活動總匯

2011/1/19 22:16:25

下背痛是常見且經常持續的一種疼痛,每個人一生中有65-80%的發生機率。它影響的層面包括個人生活品質、家庭、保險、教育、醫療、社會及經濟,因此如何去面對疼痛、解決疼痛,已成為醫療及人生的一大課題。目前透過尾骨硬脊膜外注射術治療下背痛,在X光引導下定位,更簡單、安全又確保療效。



成大醫院麻醉部主任暨疼痛科主任蔡玉娟指出,下背痛常被分為二大類,第一類為特定性下背痛,如骨折、腫瘤、感染等等,造成下背痛的原因明顯可見;第二類為非特定性下背痛,其造成疼痛原因可來自肌肉、肌腱、韌帶、神經、小面關節、椎間盤等等;一般所指的下背痛是非特定性下背痛,而下背痛依發生的時間長短分為急性和慢性下背痛;三個月以上連續性或復發性的下背痛為慢性下背痛。



她說,下背痛的病因複雜,治療方式包括藥物、復健、外科手術、心理行為治療,以及神經阻斷術等;至今雖無定論何種方式最有效,但硬脊膜外腔注射就目前而言是常使用的治療方式之一。一般病患常因脊柱狹窄、神經根病變、坐骨神經痛及椎間盤突出而導致下背及放射狀的腿部疼痛等疾患接受硬脊膜外注射術。



儘管硬脊膜外腔注射的效果及機轉尚未完全被了解,但此治療方式已被認為是ㄧ有效且安全的方法。目前臨床上使用適量的類固醇藥物及局部麻醉劑注入硬脊膜外腔的位置藉著其藥理作用,作用於病痛源之部位,大部分的病人在藥物注射後疼痛可逐步獲得緩解,緩解可持續數日、數週或數月,有些病人甚至可以康復。硬脊膜外腔注射類固醇藥物的治療理論認為在局部炎症的神經根處將形成較高濃度的藥物,因而較一般口服或肌肉注射類固醇有效。類固醇藥物的基本藥理作用,目前認為它除了阻斷磷脂酶A2 的活性而抑制發炎反應所引起的疼痛外同時有穩定細胞膜的作用、抑制神經胜肽合成、以及抑制背根傳導疼痛的神經元活性。



硬脊膜外腔藥物注射可經由三種方式: 過去我們常使用自脊椎間進入硬脊膜外腔,技術上完全倚賴醫師個人之手感及經驗,對有些困難度較高的病人常無法確認是否在硬脊膜外腔,而且對疼痛範圍較大且較靠近臀部及腿部後側的疼痛較難緩解; 第二種方法為經脊椎間孔進入硬脊膜外腔,是針對單一神經引起之疼痛所使用的技術;第三種方法為尾骨硬脊膜外注射術: 由於我們藉由X光引導下定位確認後才注入藥物,更能確保療效。



硬脊膜外腔類固醇藥物注射經研究報告,其效果由18%到90%,效果差異性大可能原因為1.引起下背痛的原因可能為小面關節炎、椎間板滑脫或其他結構上的變異,故導致診斷不易2.在技術的執行上,有可能未將藥物正確注射於標的部位上3.引起慢性疼痛的因素可能為精神方面的問題、情緒異常及行為問題,更牽涉到個人因應疼痛的方法以及功能性能力的修復。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