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老年人常見之吞嚥障礙~奇美醫院提醒口腔老化對吞嚥造成的影響

  /  活動總匯

2011/7/19 16:28:28

記者楊晉宇/報導

美食當前,有人狼吞虎嚥,有人細嚼慢嚥,而有人則邊享受邊評論食物在脣齒間的感受。當我們邊咀嚼邊說話時,卻不需費心去控制咽喉的肌肉,到底食物是怎麼吞下肚的呢?



奇美醫學中心復健科主治醫師 林彣芷表示,大台南地區人口高齡化嚴重,奇美醫學中心特別提醒老年人和照護者,老化後食道的蠕動減少,應小口進食、細嚼慢嚥,吃飯時或飯後要保持坐姿或床頭搖高,以防食道逆流。另外,老年人進食的時間也要留意。若時間太久,會造成肌肉疲乏,容易造成嗆入;但若吃得太快,咀嚼不夠,亦會增加吸入性肺炎發生的危險。



她說,吞嚥活動可說是人體神經控制最精細的部分之一,成年人每天三餐的吞嚥次數至少達150次,還不包含喝水或不自覺吞嚥口水的動作。大體而言,一天的吞嚥次數約達600次之多,每次都需要口腔、咽喉和食道三者之間適當的協調才能完成。因此醫學上在分析吞嚥動作時,會依食物的所在分解為口腔期、咽喉期與食道期,若任一個期有問題而影響進食則泛稱為吞嚥障礙。



林醫師另外指出,齒牙動搖是最常見的老化徵候,造成咀嚼時間延長。研究指出:老人家裝置假牙,咬合的密合度也會對口腔期的咀嚼動作有很大的影響。因嘴唇及舌頭肌力下降、協調變差,讓食物在口腔的處理更慢更無效率,所以老人家的食物其質地應挑選易咀嚼的。



林醫師說,老年人舌根力量較差,若是食團太大,需多吞幾次,因此更應小口進食,且食物容易殘留堆積在齒溝間,更應注重餐後的口腔清潔,以免細菌滋生,減少致病細菌繁殖也可以降低吸入性肺炎發生的危險。



林醫師表示,老化對吞嚥所造成的影響,只要注意食物質地、良好飲食習慣、細嚼慢嚥及注意口腔衛生等,也不會造成併發症,但對於有腦中風、巴金森氏症或失智症等神經性疾患的老年人而言,則可能有較嚴重的吞嚥問題需要加以治療。在急性期,可能會為了營養的補充、水分的攝取、藥物的餵食而放置鼻胃管,通常經過語言治療師給予適當的吞嚥訓練之後,仍有可能改善吞嚥功能,進而恢復由口進食的能力。



能吃是福,認識了老化所帶來的改變,只要適當的保健與注意,不論歲數,都能享受美食所帶來的愉悅生活。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