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山碧軒寺迎佛祖」獲指定為我國重要無形文化資產
【台南訊】繼97年「西港刈香」被文建會指定為「重要民俗」後,本市再有「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暨遶境」民俗活動受文建會指定為「重要民俗」,並將於11月19日接受文建會授證典禮。接到文建會正式公文後,賴清德市長將於9月7日中午12時代表市府前往恭賀,並將這項好消息報知本市市民朋友。
「東山碧軒寺迎佛祖」源起白河關子嶺碧雲寺受道光12年(1832)張丙之亂焚毀,觀音佛祖受迎到東山祭祀,後演變成農曆12月23日的「送駕」回關子嶺碧雲寺;正月初十的「迎駕」回東山碧軒寺,橫跨歲時除夕及新年,該祭儀活動傳承至今達150年以上,展現當地居民生活文化特色。祭儀時各村庄信徒自組宋江陣、金獅陣等陣頭逐一接香,護送神明下山,每年迎駕隊伍仍持續沿著蜿蜒於山中的小徑而下,維持山區徒步迎駕的方式,保留傳統古風並呈現地方藝能色彩的祭儀樣貌。迎駕過程中「換香」、「換花」、「換轎」的「三換」民俗為當地所獨有,外地未見,具有特殊歷史典故與傳說,故98年時即由前臺南縣政府文化處公告登錄為民俗活動,並指定東山碧軒寺為保存團體,100年8月25日則由中央的文建會正式公告指定為我國「重要民俗活動」。
本年度文建會公告指定的「重要民俗活動」有東山碧軒寺迎佛祖、鄒族戰祭(Mayasvi)、花蓮豐濱鄉港口部落(Makotaay)阿美族Ilisin豐年祭,「重要傳統藝術保存者」為客家山歌賴碧霞女士、相聲吳兆南先生、排灣族口鼻笛許坤仲、謝水能先生、錫工藝陳萬能先生、粧佛施至輝先生、傳統木雕施鎮洋先生、布袋戲黃俊雄先生。另本年度公告指定的「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則有臺南市剪黏藝師王保原先生、臺北市布袋戲偶製作藝師陳錫煌先生。
文資處表示,這些無形文化資產原即是存於民間社會,是民眾生活的一部分,這些重要的傳統藝術及民俗活動被保存下來,呈現出傳統性、地方性、歷史性、典範性的文化價值,值得社會大眾細細欣賞與體會。市府也規劃日內前往佳里祝賀王保原師傅榮膺「文化資產保存技術保存者」榮銜,並代表國人對王師傅歷經歲月風霜的磨練,用精湛的手藝,保存我國重要的無形文化資產,致上最深的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