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治療下背痛的新利器-腰椎動態穩定器

  /  活動總匯

2011/10/4 16:50:24

記者楊晉宇/報導

下背痛是一個擾人的疾病,不論中年人、老年人甚至年輕人都會發生,不僅勞工階層,甚至上班族、軍人、學生都會發生,且機會不少。百分之90的人一生會有下背痛的經驗,而發生擾人痛苦的慢性下背痛比率更高於10%,這些下背痛患者造成的原因有姿勢不良、運動傷害、外傷、車禍、骨骼肌肉韌帶退化、老化、腰椎椎間盤與椎小關節退化等產生的疼痛。



奇美醫學中心脊椎外科主任 高振興指出,治療方式有注意姿勢,如腰搬重勿過度彎腰,可屈膝下蹲減少腰部使力,長時間久坐的人使用腰墊及持續坐30~40分鐘後起身活動5分鐘。另外,規律性運動、復健、針灸、推拿均有部份紓解作用。嚴重的患者有時需要藥物類治療,如消炎止痛劑、肌肉鬆弛劑及必要時加入輕劑量鎮定劑等。



當保守性治療無效時,手術治療是比較有效的治療方式,只是必須瞭解下背痛是一個複雜困難的疾病。其中就有百分之10的病人可能是腹部疾病所致,需特別留意如腎臟、輸尿道、婦產科、腹腔疾病等造成,這類病人如果同時合倂有腰椎病變則容易被誤解。



奇美醫學中心高振興主任表示很多人腰部常常合併有一個以上問題,如果沒有檢查清楚、判斷正確,只處理次要問題而遺漏主要問題,病人更是沒解決問題,反而增加無謂的痛苦及負擔。且中老年人更因經年工作及老化問題,發生下背痛機會很高,如果沒有正確治療或不當手術等,更是增加了家屬的負擔及困擾。



下背痛除了單純肌肉韌帶受傷或腹部骨盆腔問題之外,很多是腰椎退化和椎間盤椎關節病變所造成的。目前隨著全球人口老化、壽命增長及脊椎手術技術的進步,每個國家脊椎手術的案例都逐年增加。



以前脊椎外科醫師都進行椎板切除減壓手術、椎間盤切除手術,嚴重者合併鋼釘內固定手術或合併使用椎體支架(俗稱珠子)骨融合手術。這治療方式改善了相當多病人的痛苦,也符合多數病人對手術治療之期望。



然而,我們看到了很多單純椎板切除減壓或椎間盤切除的病人恢復的很緩慢、療養期過長,另外內固定骨融合的病人腰椎的活動功能及角度明顯減少,且重要的是根據研究有近16.5%病人在5年及36.1%病人在10年中,有可能發生鄰近節段因生物力學的改變而產生另外的病變。



所以醫界在十多年前就展開了研究解決之道。這幾年腰椎-動態穩定器(Dynamic stabilitation)是一類很好的新產品,增加了手術的成功機率,也減少了手術的後遺症,大幅增進病人福祉。



腰椎-動態穩定器主要可使用在

(1) 脊椎不穩定所致背痛的患者:

含腰椎間盤退化、椎小關節退化及第一度(輕度)退化性腰椎滑脫症等。

(2) 預防腰椎不穩定的狀況:

醫源性手術椎間盤或椎板切除減壓手術等狀況與相鄰節段有早期退化現象的內固定手術患者等情況,都可考慮使用,亦可增加治療效果。



腰椎-動態穩定器又可細分成二大類,第一大類為椎莖釘類,以螺釘固定上下2節椎骨,中間用彈性的金屬或有彈性之聚合物連結,如此可增加2節間穩定性又可保留部分活動功能。



第二大類為椎突間穩定器,是放置一個有彈性或硬的植入物於兩個脊椎體後方突出之椎突之間,使椎體承受身體之重量,部分重力改由後方之脊突間穩定器傳導,而達到減少椎間盤受力,增加穩定度又保留活動功能之目的。大幅減少了需要內固定手術的機會,單純減壓切除手術的患者也因合併這類穩定器而大幅改善病人的治療效果。



建議脊椎骨損傷、穩定度太差、骨質疏鬆與脊髓感染的病人不適合使用此腰椎-動態穩定器手術方式治療。目前健保並未支付此手術術材,病患須自費術材接受手術。



奇美醫學中心脊椎外科主任高振興,現任亞洲脊椎學會理事長,這些年來致力於拓展新的醫療技術及經驗,奇美醫學中心自民國九十七年開始使用腰椎-動態穩定器至今有300餘例患者,手術至今病患無後遺症的發生,百分之95以上的病人都很滿意治療效果,主要也因為這是一個非常簡單而又不太有風險的手術,又有如此良好的治療效果,大幅改善以往手術風險,減少手術後遺症,縮短住院及恢復時間的新治療方式,也讓病人、醫師在傳統手術方式外多了一些更好的選擇,也正符合現代人對於醫療的需求:傷口小、恢復快、住院短、損傷少。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