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南15號果實外觀與橫剖面
【台南訊】農委會臺南區農業改良場因應近年高溫期增長,設施(溫室)於夏季種植香瓜需求增加,惟多年來農民皆以梨形、銀白皮類型為主,致使單一類型之生產量增多且過於集中,日後恐造成量多價跌、不敷生產成本之隱憂,經過11年之研發與試驗,育成具年輕人喜愛「韓風」亮麗、脆甜特色之東方甜瓜(香瓜)類型新品種‘臺南15號’,與現行栽培類型具明顯區隔,將提供夏季栽培香瓜之新選擇。
▲ 臺南15號匍匐式栽培-採收前3日
甜瓜‘臺南15號’耐熱、早熟,果實色澤亮黃嵌有銀條斑,在業界習稱此類型為「韓國香瓜」,具有極高鑑別度與代表性。臺灣為水果王國,農民栽培技術高,具有嘗試種植各種作物的精神,然而此類型卻未見其在臺灣發展開來,究其原因在於早期即有業者引入國外優良品種試種,雖然產量無虞,惟糖度常在11度(°Brix)以下,低於國人對於優良香瓜要求之糖度水準(13°Brix),因此難以在臺灣拓展其栽培面積。
▲ 臺南15號直立栽培-採收前2日
觀察到上述挑戰點,臺南區農業改良場蒐集各式特色栽培品種,於99~105年期間在高溫環境下純化與選拔其後代,將適應本地環境並有相當糖度水準之分離後裔逐步篩選出來。東方甜瓜(香瓜)具早熟性,一旦著果,3~4週後即為適採期,田鼠會早於人類先知道哪個果實香甜好吃,因此在選拔過程一方面進行例行管理,一方面要與田鼠競爭速度,否則當批植株中較好的幾個果實就被毀了。此期間共選拔出19個具不同特色、生長勢佳之優良品系。以其作為親本,再進行混血(雜交組合),使其表現「雜種優勢」,增加植株生長勢,使更容易栽培。320個雜交品系於3年間逐步試種比較,選出「韓風」特色鮮明之新品系,命名為‘臺南15號’。
▲ 臺南15號縱剖面
甜瓜‘臺南15號’ 於國內高溫期之溫室或露天試種下所選出,適應臺灣高溫與高濕栽培環境。本品種極早熟,授粉後25日(高溫期)~29日(暖季)為適採期,成熟時散發淡淡香氣。適當管理下,果實大小450 ~600 g(1個半拳頭大小)、糖度13-15 °Brix ,最高值可達16.5°Brix,可滿足國人對香瓜糖度之期待。
甜瓜‘臺南15號’為東方甜瓜(香瓜)類型,小果型,1~2人食用之份量剛好。將果實切去頭尾後,連皮帶籽可全果食用。籽瓤處之汁液甜度高,為精華所在,種子小,可一併吞食,果皮富含營養,皮薄具微韌脆感,若為有機/友善栽培之果品,建議一併食用,除了兒童或腸胃不良的民眾不建議食用含籽之瓜瓤或果皮,一般人都能食用無虞,若是全果打汁飲用,不僅減少浪費食材,也能將其營養價值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