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左5)、中研院院長廖俊智(左6)、中研院臺史所所長鍾淑敏(左3)、音樂會導聆人吳叡人(左2)、高慈美公子李建禮先生(左4)等各界貴賓蒞臨欣賞,感受音樂蘊含的深刻臺灣文化力量。
記者 沈薇/報導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8)日晚間隆重舉辦「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與中研院臺史所合作重現90年前由臺灣留日音樂家們返鄉舉辦的「鄉土訪問音樂會」的歷史場景。此次音樂會旨在邀請現代觀眾重溫這段珍貴的文化記憶,出席嘉賓包括臺文館館長陳瑩芳、中研院臺史所所長鍾淑敏、吳叡人教授等,中研院院長廖俊智也特別蒞臨;此外,當年音樂會演出者高慈美的公子李建禮先生也共同參與這次盛會,讓此次復刻活動更具歷史深度與情感共鳴。
▲ (右起)導聆人吳叡人、女高音陳慧如、男中音陳國麟、男高音朱育陞、小提琴家王逸超、鋼琴家陳冠宇、鋼琴伴奏王品惠及王亮尹合影。
臺文館此次舉辦「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不僅是為了紀念90年前臺灣知識分子以音樂為臺灣發聲的歷史時刻,也希望藉由復刻當時的藝術盛況,讓當代社會再次感受文化人與藝術家的團結信念,及其提振臺灣人心志的無畏精神。音樂會邀請著名歷史學者吳叡人教授擔任導聆人,引領全場觀眾穿越至1930年代,理解當時臺灣知識分子所面對的挑戰,體會日治時期臺灣文化運動的風采。
吳叡人教授導聆時表示,為什麼鄉土演奏會的曲目都是西洋古典音樂,而沒有臺灣音樂?他認為,這個選擇反映了江文也這群年輕的臺灣文化民族主義者對西洋文明所代表的「現代性」之憧憬,而透過臺灣人自己演奏、演唱,他們試圖證明臺灣的「文明化」程度已經與宗主國日本比肩齊步,並期待臺灣人有屬於自己的音樂,演奏自己的音樂的時代將會來臨。而1934年的臺灣正處在風暴前的寧靜,知識分子與音樂家們一邊高唱文化臺灣,一邊不安地傾聽遠處危機的足音。
此次音樂會的陣容相當豪華,包括臺北市立大學音樂系主任陳冠宇、輔仁大學音樂系主任王逸超、南臺科技大學流行音樂產業系主任陳慧如,以及男高音朱育陞、男中音陳國麟,並由桃園龍潭愛樂管弦樂團擔任伴奏。演出內容旨在復刻1934年當時由高慈美、江文也等人帶領的經典表演。值得一提的是,「鋼琴王子」陳冠宇教授曾師承於高慈美,這使得「復刻」演出更顯文化傳承的意義,讓人仿佛穿越時空,感受到當年音樂會上激情澎湃的情懷。
1934年的「鄉土訪問音樂會」可說是臺灣首次大規模的西洋音樂巡演,由「臺灣同鄉會」主辦,臺灣新民報社協辦,策劃者楊肇嘉當時組織了一支龐大的音樂團隊,成員包括高慈美、林澄木、翁榮茂、江文也等知名音樂家。他們在臺北、新竹、臺中、嘉義、臺南等地進行七場巡演,每場均吸引至少千人參加,成為當時的社會話題。音樂會中演奏了威爾第、韓德爾等西方作曲家的經典作品,這些旋律對於當時的臺灣民眾而言充滿新奇感與吸引力。《臺灣新民報》在演出前後持續跟進報導,深入介紹各位音樂家背景及表演曲目,並同步主辦「島都音樂家座談會」,邀請臺日學界與音樂界的專業人士座談,以「促進臺灣音樂進步」為題,共同推動音樂文化的發展。
而在翌年的1935年4月,由於新竹、臺中發生大地震,臺灣青年音樂家們再度集結,並擴大邀請來自日本、歐美等地的音樂家,共同展開了環島震災義演。他們從屏東出發,沿途巡演至北部,再繞至東部,全程超過40天,演出場次達30多場,為當時的災民募集了大量善款。這場音樂會的成功不僅展現了臺灣音樂界的高度凝聚力,也彰顯了知識分子對於社會的責任感,成為臺灣音樂史上的重要一章。
「摩登時代——再現1934經典音樂會」不僅是一次音樂會的復刻,更是臺文館與中央研究院簽署合作備忘錄並啟動「臺灣新民報文藝史料暨呂赫若《季節圖鑑》合作出版計畫」後,結合文學、歷史與音樂的跨域合作成果。臺文館期待未來能與更多不同領域的機構合作,藉由多元、開放的跨域文化活動,共同推動臺灣文學與歷史的重建,讓這些珍貴的文化遺產在當代社會中持續綻放出新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