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松浦文物借展倒數  「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

  /  藝術美學

2012/7/25 16:36:12

4月29日起於鄭成功文物館盛大展出的「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完整呈現豐富而繁榮的大員港市面貌,將此時期的特色盡現觀眾眼簾,展場中近600件重要貿易文物,暑假期間也持續吸引不少海內外民眾前往觀賞。其中日本松浦史料博物館文物因借展期限將屆,本(7)月27日(五)展示完畢將歸還日方,改以原件複製品展出,欲窺真跡的民眾請把握最後機會。



今年搭配「世界的大員-2012鄭成功文化節」開展的「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展出文物豐富多元、具有深厚教育意義。為了舉辦本次特展,文化局特別向數個合作單位商借珍貴文物原件,包括南方俗民物質文化資料館、日本長崎縣九州陶磁文化館、日本財團法人松浦史料博物館及日本道觀等,展出約600件17世紀西太平洋貿易圈及大員港市貿易相關的重要文物,各種古地圖、書畫、瓷器、錢幣等都一一呈現,刻劃出大航海時代富饒的港市面貌。



日本財團法人松浦史料博物館對於本市籌辦的文物展,歷年來皆不吝提供珍貴館藏品共襄盛舉,本年度「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更慨借5件館藏文物,包括16世紀後半、日本安土桃山時代的「松浦法印肖像畫」、「松浦鎮信肖像畫」,製於17世紀的「更紗」、江戶幕府時代的「鄭成功木像」以及1782年的《買人安武六左衛門舊記》等。其中「松浦法印」,指的就是日本戰國時代平戶藩第一代藩主松浦鎮信,因出家後升到僧侶最高位階「法印」,故後世皆以「法印」稱呼,藉以與該藩第四代同名藩主「松浦鎮信」區隔。「更紗」指的則是原料來自印度、印有花紋的棉織品,而展於鄭成功史料館2樓的「鄭成功木像」雖然小小一尊不是很顯眼,但卻是開展後每位來訪的參觀者端詳最久的展場焦點。另外,《買人安武六左衛門舊記》則記載了大航海時代活躍於菲律賓及日本九州之間海域著名海盜李旦的形跡。李旦(?~1625)是明末福建泉州人,綽號「Captain China」(中國船長),是17世紀中國東南沿海知名的海盜倭商。他不僅擁有武裝船隊橫行中、台、日及東南亞等航線,更有一說指出李旦是鄭成功父親鄭芝龍的義父,也為此時期的海商史再添一筆傳奇。



此外也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特展為呈現大員港市當時繁榮的面貌,文化局特別委託國內地圖繪製專家黃清琦先生協助製作「十七世紀大員附近環境圖」及「十七世紀大員主要貿易路線圖」,提供參觀者在不同時空中進行環境的對照。其中,「十七世紀大員附近環境圖」顯示出鄭成功與荷蘭的交戰路線及重要地標,底圖的安平與對岸陸地間隔廣大的台江內海,兩岸遙相遠望,與現今環境差異很大。本圖海岸線採用海牙檔案館1652年海圖(VELH141),以地理資訊系統(GIS,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技術定位套疊後標繪;新港溪河道以古圖出海口接今日中上游標繪,鯽魚潭則以《仁德鄉志》所記範圍,按10米等高線模擬。此外,鄭成功攻臺路線以《熱蘭遮城日誌》為依據;另大軍登陸地點禾寮港究為今日永康洲仔尾或城北側北幹線(禾寮港街)一帶,學者向有爭議,依《日誌》所記,新港溪及綠谷間可能均是大軍船艦登陸地,本圖即依此設計。城垣、市鎮的標繪盡量以具象方式繪製,以使讀者閱圖時更為直接。本圖並採古今對照設計,灰線與灰字為現在(2012年)之海岸線、縣市與鄉鎮,讀者可對照荷蘭時期與現在臺江內海之地理狀況,確實可謂滄海桑田。



另外,「十七世紀大員主要貿易路線圖」則顯示出17世紀中期安平(大員)與周邊區域(包含東亞、南亞及東南亞)港口的主要貿易路線,突顯了安平在當時東亞國際貿易中的重要樞紐地位。大航海時代的海圖採用麥卡托投影法(Mercator projection)製作,該投影法以數學方式調整緯線比例,使地圖上的方向與地球的真實方向一致。依靠這種地圖,航海人員可以在茫茫大海中使用羅盤到達正確位置,相當程度也促發了大航海時代的興盛,且直到今日仍為為海圖的標準作法。但由於麥卡托投影的地圖在高緯度變形太大,為了視覺上的直觀,這幅圖的設計則凸顯臺灣附近區域的比例,模擬讀者看地球儀(或觀看Google earth)的視覺效果,改使用透視投影(Perspective Projection)製作。

  

文化局指出,「世界的大員-17世紀大員港市特展」的眾多文物,搭配易於理解的地圖展出,不僅重建當時繁榮景象,也讓市民及國人朋友得以一窺當時大員港市的盛況。本展將持續展出至102年3月15日止,但受限於出借展期及展示空間條件的限制,松浦史料博物館借展文物將於本週五(27日)展示時間結束後即進行包裝及歸還,原展區改以取得授權之原件複製品持續展出,敬請有興趣的民眾把握時機,切勿錯過一窺松浦文物真跡的最後機會。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