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海生館有鯊氣 愛與新生特展卵鞘展示

  /  旅遊休閒

2013/2/21 16:43:11

一般人提到鯊魚總是想到電影大白鯊的場景,碩大的體型和一口銳利的牙齒,加上驚人的游泳速度,讓在海上嬉戲的人們瞬間成了大白鯊的盤中蓀,但是鯊魚並不是如一般民眾想像中的可怕,鯊魚在繁衍下一代上可是相當厲害,不同種類的鯊魚會有胎生、卵生、卵胎生三種不同的繁衍方式,海生館愛與新生海洋繁衍特展,特別介紹並展示不同鯊魚的卵鞘,週末更有科教推車展示鯊魚構造,要讓民眾對海霸主鯊魚有所改觀。



鯊魚交配方式為體內受精,不過鯊魚的生殖模式卻非常多,許多人都知道鯊魚有卵生、胎生以及卵胎生。卵生的鯊魚會將卵先產出來,而小鯊魚會在卵莢裡面逐漸成長、孵化,例如貓鯊(Catshark)、虎鯊(Horn shark)。胎生則是讓小鯊魚在母鯊的胎盤內成長,小鯊魚的主要營養來源則是從母鯊而來,不過一出生就是完全可以獨立生活的個體,像是雙髻鯊(Sphyrna ,spp)、鼬鯊(Galeocerdo cuvier)、低鰭真鯊(Carcharhinus leucas)以及角鯊(Spiny dogfish),但是角鯊的懷孕期相當長,甚至要兩年的時間。而卵胎生則是大多數鯊魚的生殖模式,小鯊魚是在卵裡面發育和成長(鯊魚的卵胎生通常不會有卵莢),母鯊並不會將卵產出來,而是等到小鯊魚孵化才將卵排出,小鯊魚的營養來源則可能是卵內的物質或是輸卵管的液體。不過鯊魚的生殖模式實在太多樣了,而且這三種生殖模式的分類並沒有辦法完全區分以及描述鯊魚的生殖模式,因此後來科學家主要就以小鯊魚的營養來源作為區分的方式。



想要更了解鯊魚的民眾,不妨來到海生館參觀愛與新生繁衍特展,看看佛氏虎鯊呈螺旋狀的卵鞘,或是扁長狀的斑竹狗鮫卵鞘,還有不同鯊魚的卵鞘大小差異多大?並且挑戰展區內的尋找鯊魚蛋遊戲機台,測試自己對鯊魚卵鞘的了解有多少。在週末入館的民眾可以免費參加一、二大廳銅雕區的科教推車-鯊魚大發現,會有專業的解說員為大家介紹鯊魚的構造以及卵鞘,並提供遊客現場親手觸摸鯊魚各部位。另外,在海生館於今年特別推出「魚你同行後場體驗」活動,讓遊客可以到飼育人員照顧海洋生物的後場參觀,並且親自體驗飼養員的工作,而現在正是班竹狗鮫的繁殖季節,有機會還可以看到卵鞘裡的鯊魚小寶寶喔!



屏東海洋生物博物館二月份推出許多創意活動,於春節入館的遊客憑票卡有機會抽「愛與新生新春福袋」,上傳海生館照片1張並留言「魚我同遊海生館」,就可以得到2013年紀念明信片(內含夜宿折價優惠)。2月22至24日元宵節期間,於大廳銅雕區舉辦「海洋生物慶元宵」趣味十足的猜燈謎活動及河豚燈籠DIY,要讓入館民感受濃濃的元宵氛圍。愛與新生特展詳情可上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網址http://www.nmmba.gov.tw,春節活動詳情及「魚你同行後場體驗」請上活動官網網址http://www.aquarium.com.tw/activities.php查詢或電洽服務電話:08-8825678。

返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