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入

登入 取消

傳統藝術審議委員赴後壁訪視

  /  藝術美學

2013/2/23 17:56:41

【台南訊】為加速保存本市珍貴無形文化資產,本市文化資產管理處於2月23日主動邀集傳統藝術審議委員前往後壁區,訪視少見的頂長社區打臉(畫臉譜)宋江陣及擁有傳統民居屋大木作技術的廖枝德老師傅。包括臺東大學體育系退休教授吳騰達、文史專家黃文博、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戴文鋒教授、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謝國興所長、成功大學建築系林宜君博士等委員都參與訪視。



屬於無形文資的傳統藝術中,可概分為表演藝術及工藝技術等兩大類別,本次審議委員即就此兩大類項進行訪視。頂長社區(頂長短樹)永安堂打臉宋江陣為表演藝術類,陣中成員20人,均有打臉(畫臉譜),臉譜依據永安堂廟裡左上方的梁山泊好漢中的各種角色臉譜來彩繪,裝扮成各種角色,配上宋江陣的武術功夫,氣勢震懾,常常協助村庄驅邪避煞,有別於其他的宋江陣。廖枝德師傅所擁有造屋技術則屬工藝技術類,與廟宇建築大木作不同,係屬傳統民居建築。廖師傅師承余燦大木師傅,熟稔傳統大木作的規制技法,能手繪圖稿,熟練落篙。近半世紀承攬傳統民居的經驗,精通「穿斗式」傳統民居及養灰工法,累積的相關技術、工法知識,在國內均屬少見。



文資處表示,參與陣頭演出的打臉宋江陣成員多半是庄內子弟,不論是武術功夫、手拿器械對打,現場民眾掌聲不斷,氣氛熱烈。頂長社區打臉宋江陣參與後壁下茄苳泰安宮媽祖繞境活動,陣內成員代代傳承,在社區發展協會蕭政欣理事長率領之下用心致力於傳統技藝的保存,可說深具登錄無形文資潛力。



此外關於廖枝德師傅,文資處則說,臺灣傳統民居厝通常由在地大木師傅執篙營建,長期於地方上興造數量龐大的農村傳統厝,建構出在地性風貌。但由於農村環境逐漸受都市化影響,水泥樓仔厝取代傳統厝屋,地方大木作師傅為求營生,只好選擇轉業土水師、模版工或裝修工作,導致穿斗式構造面臨師承技術斷層逸失。本次訪視重點,即在尋求廖枝德老師傅承襲傳統穿斗式民居屋技術與知識,希望可以將地方文化工藝傳承找出一條新路。

返回首頁